葡萄牙小包COD物流--10天签收回款
通过对B2C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现状、配送模式以及 B2C跨境电商物流模式利弊进行分析,旨在对 B2C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选择提出发展方向上的建议,帮助跨境电商企业选择更加科学合理和适合企业发展的物流模式。
一、B2C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的基本理念
1.我国 B2C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B2C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新时期深化国内改革和立足国内、面向全球的新窗口,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院的新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 20.6%,已达到 7.6万亿元,其中 B2C交易占比 11.3%,增速远超出传统进出口贸易,近年 B2C市场交易占比迅速提升,根据此前阿里的数据测算,预计到 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将达到 12万亿,未来 B2C跨境电商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2.我国 B2C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近年来,在网购市场进一步开放及消费者强大的网购势头的影响下,随着我国 B2C跨境电商市场交易占比的不断提升,大量跨境商品交易促进了物流企业的配送服务的发展,推动了 B2C类物流企业规模及业务量的迅速扩大,跨境电商在流通环节和流通成本方面进行了不断改进,有效地缩短了企业与国外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为 B2C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在B2C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有效的成果,目前,我国国际物流货运班列整合了西、中、东三条中欧铁路通道,在 2016年已经运行三百多例,川、渝、陕、豫、鄂、浙等地逐步推进中欧班列建设,同时,位于福建的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广东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园区项目和广西、云南地区的中国―东盟信息交流中心等建设工作也在有序开展,在“一带一路”工程建设的推进下,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有效推进了国内外互联互通。同时,随着我国 B2C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B2C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网站逐渐兴起,如今比较火热的有顺丰的“顺丰海淘”,韵达快递的“优递爱(UDA)”,中通快递的“中通国际”网站平台,B2C网上电子商务公司“兰亭集势”等。
二、B2C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利弊分析
1.聚集后规模化运输聚集后规模化运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外贸企业联盟集货运输,是同类型、出售相似商品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制定协议,成立商业联盟,共同建立 B2C物流运营中心,发挥规模优势和优势互补的作用。另一种是自营模式,自营模式主要指“平台自营”,是企业自建销售平台,从国内供应商处采购产品,在自建平台进行海外销售,利用买入和卖出获得利润差价,这种方式适用于 B2C平台本身就是外贸公司的主体,它依靠企业自建的系统,通过自身集货运输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便捷的服务。自营模式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方式进行:通过向海外品牌方的国内总代采购的方式,或者从国外订货直接采购,经过各口岸的一般贸易形式;或是从国外订货,走国内跨境电商试点的方式;或是从国外订货,以直邮的模式报关入境等方式将海外商品采购到国内进行自主销售。产品一般从保税仓发货。聚集后规模化运输的物流优势是:平台自营,企业自建系统,系统稳定性较强,且易于控制,对物流系统有掌控权,信息的共享程度较高,企业可对物流线路灵活规划,燃料耗费成本可控,且系统的后期运营成本较低,系统可以不断升级,有效缩短消费者的收货时间,为客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而这种物流模式的缺点是:运输周期过长,物流程序繁琐,对平台方的资金要求较高,在前期有很大的成本投入,一般的中小型企业无法承担,且自营平台往往产品种类较为单一,能够选择的采购品种太少,另外,近期时有发生保税仓发出假货的事件,因此,消费者对这种销售模式会有所顾忌。
2.国内快递模式国内快递模式主要有邮政包裹、顺丰和“四通一达”,四通一达,四通主要指中通、申通、圆通和汇通,一达是韵达。在跨境物流方面,2014年圆通和申通就着手布局,美国申通上线,圆通与 CJ大韩通运签订合作协议,中通、汇通、韵达则是近年才开始启动跨境物流业务。相比顺丰的跨境物流业务拓展更早,业务发展也更为成熟,截至目前其快递服务已经覆盖亚洲、美洲等众多国家,快件从中国到亚洲国家只需 36小时 -48小时左右可以送达。国际化业务方面,邮政包裹模式常用,也是完善的,邮政包裹模式也称为国际小包,例如中国邮政小包、香港邮政小包等,由于邮政网络的物流渠道广阔,覆盖性强,可以直达全球 60多个国家,基本已经达到全球覆盖,其费用相比国际快递要低。所以邮政小包成为跨境电商的主要物流模式,其缺点是物流时间较长,例如使用 E邮宝发包裹,从中国到美国通常需要半个月左右才可以到达。同时,邮政的物流渠道繁杂,在选择邮政包裹发货时,必须注意出货口岸、时效、稳定性等。
3.国际快递模式国际快递模式是除邮政包裹模式外为传统和简单直接的物流模式,一般指四大国际快递巨头,分别是总部位于德国的DHL、荷兰的 TNT、美国的 UPS和 FEDEX。这些快递巨头运用强大的 IT系统建立了遍布世界各地的全球网络,能够为客户提供、快速的本地化服务,使跨境购物的海外客户获得良好的物流体验,比如使用 UPS从中国邮寄到美国的快递,快可在 2天内到达。这种模式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是可选的物流方式之一,但是其价格昂贵,成本相对偏高。出于降低成本的因素考虑,很多中国商户只有在客户时效性要求很强的情况下,才使用国际快递来派送商品。
4.专线物流模式跨境专线物流主要是用航空包舱的方式运送到海外,再通过合作公司派送到目的国。专线物流往往会集中大批量的货物运送到目的国家或地区,因此它的显著优势是运用规模效应降低运输成本,与国际快递模式相比,它的价格相对较低,时效性方面,专线物流时间比邮政包裹运输时间短,但是比国际快递稍慢,目前已开通的专线物流已覆盖中东、北美、南美、欧洲、南非等地。5.海外仓储模式在我国 B2C跨境电商企业物流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诞生出一种新的模式 -海外仓,顾名思义,海外仓是设置于海外国家的物流仓库,即大批量的商品直接运送至目标市场国家的仓库中,进行货物仓储,在销售订单达成后,根据订单从就近的海外仓库中分拣、包装、配送到达消费者手中。目前海外仓物流公司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从国际物流企业转型的,如出口易、递四方等;另一类是从跨境电商平台转型的,如速卖通、亚马逊等,另外也有少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依据政策扶持下新建的海外仓物流公司。海外仓储一般包括头程运输、仓储管理和本地配送三个环节。这三部分实现了 B2C跨境电商的一站式控制与管理服务,实现这一模式需要投入较高的建设成本和营运成本。但是海外仓的优势也是巨大的,海外仓仓储地点在国外,对国外市场价格的调配极其有利,而且其流转环节少,物流成本得到了大幅降低。客户下单后可以直接从所在国的海外仓发货,大大缩短了订单周期,物流运输速度加快,提升了客户的购买体验,增加了客户购买粘性。同时,海外仓有效地降低了跨境包裹的破损和丢失率,能够把货物安全、准确、及时地送达终端客户手中。近几年海外仓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已成为我国 B2C跨境电商企业物流发展的重点,也逐渐成为企业在跨境电商方面解决物流问题佳的选择。
三、选择 B2C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建议由于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关系 B2C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经营成本,且对客户满意度和信任度、购物体验和客户回购率产生重要影响,进而直接关系到跨境电商企业的经营成败,因此,企业在选择 B2C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时应综合考虑如下因素:经营产品的性质和特点;自身的经济实力,包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以及管理成本等;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物流的服务质量,比如配送的度、顾客行为偏好及响应时间的长短等;同时还要考量物流的信息技术强弱和信息共享能力,以及物流资源的环保情况等。只有通过综合比较,结合自身特色选择科学合理的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才能有效控制物流成本,保证 B2C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更高效、更经济、更高质量地发展。
跨境电商出口风险防范对策
(一)应对物流风险的对策1. 整合物流资源。 出口企业应该先根据产品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产品特征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 出口企业可以尝试建立海外仓,*通过海运将货物运送到目的地进行清关,随后通过陆路运输方式将货物运输到海外仓,这种方式适用对象是大件货物。 此外,运输过程中还要考虑降低成本,在买家不急用的前提下可以选择不保时效、相对便宜的运输渠道。2. 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我国物流企业处理信息大多需要人工处理,没有**处理信息的体系,客户体验感和满意度都受其影响。 跨境电商平台的开发中应该提供**和准时等服务保证时效。 **物流服务就可以保证时效,即便货物没有及时到达,平台也会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及时解决相关问题。3. 提升物流人才的*程度。 跨境电商的出口离不开物流人才,物流行业的人才在对外贸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物流人才需要娴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同国家的运输方式。 但是我国物流人才较少,要想培养物流人才,学校层面应该加强校企合作,企业层面对在职人员进行*培养,行业协会层面应积极搭建交流平台。
(二)应对竞争风险的对策1. 企业提升产品质量。 如今跨境电商行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跨境电商这一行业,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 因此,我国跨境电商企业要加强*研发,创建属于自己的*,增强竞争力。 此外,我国企业应避免恶性竞争,防止被利用,从而损害自身利益。 企业应该加大力度研发新技术,增强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促进对外贸易往来。2. 筛选**的供应商。 B2B 模式是外贸出口中的较优选择。 对于跨境电商的出口贸易来说**格不再是买家较看重的因素,**的产品、持续的供货能力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对买家来说才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跨境电商出口平台首要是审查供应商的资质,拥有合格的供应商才能提高平台的度,吸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买家。
(三)应对网络风险的对策1. 加强对跨境支付机构的监管。 如今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下,支付安全是要急需解决的**问题,现有的第三方监管和外汇交易数据统计监测系统处于明显滞后的状态。 对于第三方跨境支付机构的独立监管,可以在外汇场外监管系统中*加精细化,加大独立监管力度,或者将数据的间接上传转化为机构的直接访问,降低在转化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从而达到有效防范第三方跨境支付业务的风险。2. 加强跨境电商的风险共享。 同业合作可以分摊风险。有很多犯罪分子利用第三方平台客户信息,跨境电商与第三方之间应该共享,密切合作,共同防范犯罪行为。 我国跨境电商互相之间也应共享信息,一起搭建风险共享的网络平台,共同抵抗网络风险。
(四)应对法律风险的对策1. 通过尽职调查避免侵权。 跨境电商在生产产品和进行贸易往来之前,应先尽职调查跨境电商较红火的品类,包括玩具、服装、灯饰灯具等,这些产品也是跨境电商卖家侵权的“重灾区”。 企业在接单生产和销售之前,应先开展有效的产品检索和分析,对商品涉及的商标、、版权注册情况进行尽职调查,以避免侵权风险。2. 提高企业法律意识。 跨境电商交易时涉及的单据都应保存好,例如快递单、转账单、交易的,及包装照片,一旦在国外有客户进行起诉,*应立即将被起诉产品下架,这一做法并不是说明自己销售的产品有问题,但当产品确实违法后可以将损失降到较低。 随后聘请律师利用之前保存好的相关证明争取调解,选择对自己较有利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